奶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台湾地区,伴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而来的脑力劳动,白领群体在逐渐普及的业务探索和繁杂的脑力劳动中亟须一种能带来糖分和热量的快速代餐产品。伴随着中国大陆逐渐实现工业化转型,数量巨大的白领工人群体迅速接受了来自同一文化区以传统茶饮和便捷化制作方式和随处可见的线下实体网店形成的奶茶消费,形成了奶茶消费市场和奶茶文化。“喜茶”、“奈雪的茶”、“冰城蜜雪”等连锁奶茶融入新的消费商业的环境中,给消费带来前提预期。
中国新制茶饮市场规模约为1405亿元。《新式茶饮消费白皮书》数据也显示,中国新式茶饮潜在市场规模为500亿元左右。
受疫情影响,中国新制茶饮门店数量大致在48万家左右,较年初减少2万家。新制茶饮门店快速扩张大多数来源于花了钱的人常规饮料的替代和花钱的那群人对“健康茶饮”的需求。
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目前没有垄断性行业龙头出现,市场之间的竞争主要以区域性市场之间的竞争为主。预示着市场似乎还有更多潜力。
奶茶经济体现了年轻人线上消费习惯。以往的年轻人从爱恋到婚姻市场都是线下和实体互动的结构,而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会物流体系及供应链的进步使得爱情的人身依附概念受到了技术进步带来的冲击。以往的真实陪伴衍生出数字化的机器人宠物和商业上的陪护、叫醒等服务,打破了传统的电影院文化的爆米花可乐消费和KTV的果盘、啤酒消费。一杯电子商务带来的热气腾腾的由外卖小哥跨区域配送的奶茶,就成为依托年轻人情感的重要媒介,体现了经济消费主体消费习惯的线上化。
与固体(粉状)奶茶、液体奶茶不同的新式现制奶茶,其市场规模伴随着互联网社交、线上外卖等模式的兴起,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而以“奶茶+其他茶饮”模式的4.0新式奶茶更是呈爆发式增长。以4.0的新式奶茶店数量为例,光是三线城市的新式茶饮的奶茶店数量增长率高达138%,一线城市的新式茶饮的奶茶店数量增长率也超过50%。
据杭州中经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2026年奶茶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前途分析报告》显示:奶茶的消费场景呈现出强社交的属性,有66%的消费者选择在下午茶的时候消费茶饮,55%的消费的人在聚餐的时候消费茶饮。喜茶为拓展更多的生活消费场景,专门打造了智能新店“HEYTEA GO”。未来,随着消费升级,品牌与社交趋势明显,“强品牌+强运营”成为竞争的关键。
商业行为伴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是生产生活变革的必然产物。从“秋后的第一杯奶茶”到与之配套的商业连锁经济和白领文化消费,都是对供应链逐渐完善、生产上下游逐步配套、物流配送体系充分发展,以及数字化信息处理和终端配送能力的考验。奶茶消费从无到有,再到形成文化效应,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素市场融合的产物,体现在青年男女的奶茶消费的经济行为之上,也表现在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多元化消费的世界市场中的微观层面个体文化上。
随着人们的食品消费需求从满足温饱升级为对文化、健康、质量、食材新鲜度乃至包装的关注,奶茶的走红反映着消费新需求的变化。然而,最近频频曝光的奶茶成分添加等问题也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奶茶行业在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行业标准亟待完善,规范管理任重道远。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食品添加含量的法律和法规,但奶茶等现制现售饮品并没有细化的国家标准。2018年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强现制现售奶茶果蔬汁监督管理的通知》,加强了对现制现售奶茶、果蔬汁的监督管理,但对奶茶的成分含量没做出相应规定,在质量管理标准上仍有待进一步明确,消费者容易被“网红”或“颜值”奶茶诱导。此外,由于竞争压力大,一些商家为了争夺市场占有率,往往牺牲产品质量和标准,以“无糖”等各种噱头博取消费者眼球,产品粗制滥造,导致消费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