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森IQ此前发布的8月快消月报显示,中国市场8个快消大类中,饮料连续三个月稳坐增速冠军,8月全渠道增速为6.9%。在行业整体加速恢复的背景下,饮料内部不同品类、不同企业之间的分化趋势也进一步加剧。
整体来看,目前已披露三季报的饮料企业多出现业绩下滑的情况,尤其是含乳饮料企业。
杏仁露生产企业发布的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1.59亿元,同比增长6.10%;归母纯利润是4.19亿元,同比下降5.49%。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5.25亿元,同比下降2.99%;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下降2.30%。
乳酸菌饮料品牌“味动力”母公司近日也发布了三季度业绩公告,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盈利收入约为11.77亿元,同比减少1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942.10万元,同比下降40.11%。
关于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的原因,均瑶健康表示主要系报告期内营收同比下降,高毛利直销业务增加导致市场投入金钱较上期增加,同时公司因政府救助减少导致其他收益较上期减少,信用减值损失较上期增加。
以甜牛奶为核心产品的在今年前三季度也出现营收净利双降的情况,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64亿元,同比下降0.48%;归母纯利润是1.57亿元,同比下降16.83%。此前,在交出营收净利双降的半年成绩后,“卖不动了”这一话题还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日前,李子园还公告称多名高管拟减持股份,公司部分董事、监事及首席财务官等高级管理人员拟通过集中竞价减持公司股份,减持股份数量合计不超119.06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3018%。
此外,“六个核桃”母公司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2.29亿元,同比下降7.81%;归母纯利润是12.29亿元,同比下降4.69%;主营椰子汁的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称,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盈利收入约13.40亿元,同比增长2.6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8376.16万元,同比大幅度减少52.34%。
事实上,含乳饮料近年来整体呈现下滑趋势,业内人士指出,在健康、低糖成为主要流行趋势的背景下,含乳饮料品牌的转型势在必行。
其中,国内“功能饮料第一股”发布的三季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58亿元,同比增长45.34%;纯利润是27.07亿元,同比增长63.53%。第三季度纯利润是9.77亿元,同比增长78.42%。
东鹏饮料称,前三季度营收增长根本原因是公司继续实行全渠道精耕策略,同时积极开拓全国销售经营渠道,带动500ml金瓶及“东鹏补水啦”等新品销量增长。
近一个月以来,东鹏饮料也因股价上涨而非常关注。在国庆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东鹏饮料迎来股价的跃升,国庆节后延续上涨态势。而这一波股价上涨也让东鹏饮料重回“千亿市值俱乐部”——自2021年上市第一天市值破千亿后,东鹏饮料市值随后降至千亿以下,时隔两年多,东鹏饮料市值终于重回千亿,目前市值约1112亿元。
尼尔森IQ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额增长了7.4%,销售量同比增长10.5%。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除了东鹏,公司、达能等外资企业在此前披露的三季报中也提及功能饮料带来的贡献。
在三季报中提到,佳得乐和百事可乐等品牌本季度收入有所增长,同时表示对能量饮料品类的长期发展持乐观态度,对运动饮料品牌佳得乐的转型进展感到满意,看好另一运动饮料Propel品牌的增长潜力。
达能三季报也显示,其饮用水和饮料业务前三季度实现出售的收益39.1亿欧元,同比增长5.0%;第三季度出售的收益13.54亿欧元,同比增长3.2%。其中,维生素饮料品牌脉动在今年前9个月的收入已逼近去年全年。中国市场在饮用水和饮料方面,脉动表现依然强劲。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2019-2023年,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从1119亿元增至147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08%,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76亿元。